(通訊員 張凱 原晉菲)3月1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課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以下簡稱“‘概論’課”)集體備課會。此次備課會特邀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宋友文教授參會指導。學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達品,本科生院院長王曉紅,教育質量評估與督導處處長張濤出席觀摩。馬克思主義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及“概論”課授課教師團隊等思政課教師參加備課會。備課會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王維家主持。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東建介紹,近年來學院扎實推進思政課集體備課,構建了校內跨學院、跨教研室,校外跨校區(京東六校集體備課)等多種形式,促進了教師教學相長和授課水平提升,新學期要按照學校黨委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高水平集體備課支撐起高質量的思政課教學。
“概論”課教材《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3年版)》課題組主要成員、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宋友文教授介紹了2023年版教材修訂情況及重點內容,并以《以培養理論思維為核心講好“概論”課》為題,就課程導論部分進行了精彩的示范講授。
在備課交流環節,承擔“概論”課教學任務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研室主任楊洋進行了說課展示,他就如何把黨的二十大報告內容及精神要求融入“概論”課教學,提高“概論”課教學針對性進行了展示,重點展示了他對導論部分的教學設計和課程教學安排。課程組授課教師結合課程教學要求和自身教學實踐,圍繞教“綱”與講“版”、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案例選用與適用、課程設計與教學互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
在點評環節,本科生院王曉紅院長對馬院近年來堅持凝聚集體智慧開展集體備課的形式予以肯定。她提出,思政課質量提升需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圍繞核心概念完善課程設計,選取典型案例回應時代之問,密切結合實踐講清楚黨的理論創新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教育質量評估與督導處張濤處長鼓勵一線思政課教師不斷將提升課程質量融入奮進的校園文化,懷揣崇高堅定的信仰向學生講出理想信念。張濤處長表示,學校將加強對思政課程教學督導的全覆蓋力度,加強對思政課程科學評教的指標設計,增強評教的科學性,更好發揮出思政課程對于課程思政的開展起到的重要基礎性作用。
王達品副書記全程參加了此次集體備課,對備課內容及效果表示肯定。他強調,要結合學校春季工作會議部署,全面推進高質量課程、教學和師資建設,不斷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效果;要堅持好常態化集體備課機制,在固化、深化、細化上下功夫,幫助教師深入把握教學的邏輯主線、教學難點,在課程教學中回應好學生關切的問題,提高課程教學效果;要豐富集體備課形式,通過教師、教研室和學院多個層面協同發力,不斷提升備課效果。
這次集體備課,融校外思政課教學名家示范講授、課程主講教師授課展示、思政課教師研討交流及領導專家把脈問診開方于一體,有助于思政課教師錘煉授課本領,進一步將思政課講準、講深、講透、講活。
(編輯:陳藝文)